今年4月21日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8周年。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了解到,8年来,广东省内海关以畅通粤港澳大湾区物流通道、促进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实施智慧监管为着力点,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省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值5350.8亿元,同比增长27.8%,在全省外贸占比稳步提升。
持续提升大湾区货物
国际通达能力
(资料图)
4月17日,26个装有空调机、微波炉等出口家电的集装箱采用“湾区一港通”模式,在佛山顺德北滘码头办理通关手续后,通过驳船运至广州南沙港,再装上国际货轮运往意大利、希腊、荷兰等国家。相较于传统的水水联运、国际中转等通关模式,货物通关周期减少至少3天。
据介绍,广州海关与广州港联合推出“湾区一港通”改革,以南沙港为枢纽港、珠江内河沿江港口作为支线港,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加快建设以广州南沙为中心、辐射整个泛珠三角地区的“海陆空铁”立体贸易枢纽。
4月19日,一辆装载有冷冻猪肋排等货物的厢式货柜车从位于横琴西北角的横琴大昌行物流中心驶出,经横琴口岸顺利通关后发往澳门仓库,最快1小时即可到达货主手中。为充分发挥横琴在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拱北海关利用横琴片区仓储资源优势,支持企业承接澳门物流业辐射转移,提供面向澳门的仓储、物流、配送服务,有效缓解澳门仓储资源紧张、仓储成本高等问题。
其中,海关实施“进境暂存中转澳门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创新”举措,对“两头在外”中转澳门销售的食品,在确保满足检疫要求的情况下,不再强制性要求食品来自境外注册生产企业,实现暂存横琴货物24小时内送达澳门消费者。
而在前海片区,海关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前海服务中心,落地全国首个国内机场货运前置安检站,运用“跨境快速通关”“非侵入式查验”等通关便利措施,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近三成。截至2022年底,累计有14万吨、747亿元货物通过前海发往大湾区主要机场,通达全球。
智慧监管助力便捷通关
新型贸易业态聚集发展
“有了‘远程5G智能检疫系统’,船舶登临检疫效率和海运监管效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妈湾码头关务负责人程宏说。今年一季度,深圳前海妈湾智慧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超71万标箱,同比增长7.1%。
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其中,海关在南沙、前海和横琴探索实施移动远程监管新模式,推进“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技术整改移动远程监管”等创新举措,有效提升监管效能;还加强与澳门监管合作,对符合条件的输内地澳门制造食品,实施便利化通关措施,实现货物“秒速”通关,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同时,为促进新型贸易业态集聚发展,海关依托南沙综合保税区,首创实施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模式,允许企业将出口电商退货商品退回综保区,在仓库内一站式完成拆包、分拣、存储、复出口等业务,解决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的难点、痛点。2022年,广州南沙口岸跨境电商包裹进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3.3倍。
为助力粤澳服务贸易发展,海关创新澳门动植物产品进境检验检疫新模式,对澳方官方委托、以携带方式经粤澳口岸进境并由内地海关检测的动植物产品检测样品,压缩审批时限至5个工作日内。
接下来,广东省内海关将继续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与三大重大平台建设的协同发展、优势叠加,全力服务广东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肖文舸
通讯员 陈琳 谢越
-
纵横施策,蔡司光学深入布局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正值春回大地、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之时,2月16日至2月19日,由蔡司光学发起的首届蔡司光学科技特展ZEISS VisionLAB
-
走进视光世界,蔡司光学科技特展即将亮相广州塔我的眼睛,每天都在忙什么?婴儿时期的视界,你还记得吗?眼睛是怎样看清东西的?孩子近视不停加深怎么办?关于眼睛的这些问题,在2月16-19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