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朔科技”)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获得受理,中金公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本次冲刺上市,汉朔科技预计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950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计划募资11.82亿元,将用于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AIoT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天眼查信息,汉朔科技成立于2012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侯世国。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3.80亿元,主要股东包括北京汉朔、创乾投资、君联慧诚等。
(资料图)
招股书显示,汉朔科技是一家线下零售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围绕零售门店数字化领域,构建了以电子价签系统、SaaS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及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
纵观线下新零售市场,随着智能硬件、无线通信、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与零售场景的深度融合,“人、货、场”三维度得到了全面升级和重构,以电子价签、自助收银终端为代表的AIoT智能终端愈发普及。
其中,电子价签是一种带有信息收发功能的电子显示装置,能够实现价格库存实时变动、人机交互等功能,相较于传统纸质价签具有绿色环保、节约经营成本、提升商品价格精细化管理效率等优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6年至2021年全球电子价签市场规模从14 亿元增至7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0.6%。结合Meticulous Research研究报告预测,全球电子价签的市场规模将以27.4%的复合增长率于2028年达到约60亿美元。
根据电子纸产业联盟数据测算,2021年,汉朔科技在国内电子价签市场份额占有率约67%;洛图科技的数据则显示,2021年度、2022 年度,该公司电子价签收入规模亦在全球上市公司竞争对手中排名第二。
自2013年以来,汉朔科技已推出多个系列合计超过40款电子价签产品。 2020年,该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电子价签Nebular。2020年至2022年,Nebular产品销售收入从1028.81万元增长至15.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128.68%。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汉朔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90亿元、16.17亿元及28.5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4.94%。报告期内,Nebular产品分别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0.95%、23.08%和54.35%。
汉朔科技曾于2021年录得亏损,2022年重新实现盈利。招股书显示,汉朔科技2020年的净利润为8230.89万元,2021年则亏损632.72万元。不过在2022年,该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2.07亿元。
贝多财经发现,在汉朔科技的主营业务成本中,原材料采购成本占其支出的“大头”。报告期各期,该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分别为6.47亿元、10.72亿元和20.19亿元,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86.61%、85.72%和88.35%。
而受产品结构变化及产品迭代、销售策略调整、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汇率变动等因素综合影响,汉朔科技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0.70%、22.70%和20.05%。
需要指出的是,汉朔科技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来自境外。报告期各期,该公司境外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52亿元、12.31亿元和26.59亿元,占比均超过75%。其中,来自欧洲地区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4.22%、58.75%和64.50%。
目前,汉朔科技已服务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400家客户。贝多财经了解到,汉朔科技的解决方案已覆盖商超生鲜、健康医疗、家居百货、3C数码和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其中,使用该公司电子价签的大型零售商超合作方包括法国欧尚(Auchan)、荷兰阿霍德•德尔海兹(Ahold Delhaize) 、德国奥乐齐(Aldi)。此外,中国零售商超物美(Wumart)和多点(DMALL)也是汉朔科技的合作客户。
上一篇:劳动者不续签合同怎么处理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做“全球高乳清蛋白奶粉”开创者,优博瑞慕迎来全新战略定位定位的目标就是占领心智,成为顾客首选,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第一!关于定位的文章,我们写过不少。为什么定位如此重要?因为,每一个优秀品
-
优博瑞慕和爱他美卓萃哪个好,优博瑞慕呵护宝宝快乐成长宝宝们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离不开陪伴与呵护,宝宝们也尽力的为宝宝做好一切,尤其是在奶粉的选择上,宝妈们更是一刻不敢马虎,优博瑞慕和爱
-
纵横施策,蔡司光学深入布局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正值春回大地、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之时,2月16日至2月19日,由蔡司光学发起的首届蔡司光学科技特展ZEISS VisionLAB
-
走进视光世界,蔡司光学科技特展即将亮相广州塔我的眼睛,每天都在忙什么?婴儿时期的视界,你还记得吗?眼睛是怎样看清东西的?孩子近视不停加深怎么办?关于眼睛的这些问题,在2月16-19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