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增压沙面积100亩、栽种补种沙生苗木21万多株,这是甘肃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红水村村民王银吉一家今年治沙的新成果。“我们家治沙已经24年了,目前压沙面积有9600亩地。”王银吉的家离腾格里沙漠不远,曾经饱受“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欠”的困扰。从1999年春天开始,王银吉一家人每年3月上旬开始压沙,七八月份收庄稼停1个月,然后继续干到年底封冻。
20多年过去了,王银吉一家在风沙口营造了一道南北长3800米、东西长4000米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栽植各类乔灌木600多万株,成活率达到压沙85%。在凉州区,机关干部每年也分春秋两季压沙:春天在3月份开始压沙,秋天在国庆假期后开始,每次压沙持续一周时间,每年每个干部要压沙2亩。
凉州区的干部群众压沙造林是甘肃省“三北”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经过40多年持续建设,甘肃省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4.03%提高到目前的11.33%。其中,在河西走廊建成460万亩的防风固沙林(带),470余处风沙口得到治理,1400多个村庄免遭流沙危害;建成农田防护林114万亩,农田林网化程度达到65%。
“我们依照不同区域自然条件、主要问题确定主攻方向,突出重点工程和示范区建设的带动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建设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甘肃省“三北”工程建设中心主任汪卫国说,在陇东黄土高原区,甘肃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依托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实现了工程建设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在河西走廊,以控制风沙危害为重点,突出绿洲外围沙化土地治理和锁边林带建设,完善提高农田防护林体系,构建防沙治沙生态屏障。
为激发全社会造林活力,甘肃鼓励社会投资、捐赠赞助、森林认养和跨区域合作等形式投入“三北”工程建设。通过推行“企业+合作社+大户承包”造林模式,丰富了造林主体,逐步建立完善“国家有投入,企业有支持,科技做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十三五”时期以来,甘肃全民义务植树53900万株(面积303.52万亩),社会公益造林100万亩左右。
同时,甘肃通过采用生态经济兼用树种,大力营造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甘肃全省依靠林果产业脱贫农民达141万余人,实现了兴林与富民相统一。截至2022年年底,甘肃省“三北”工程区经济林栽植面积为1325.61万亩,年产值445.38亿元。林下经济栽植面积324.11万亩,年产值28.37亿元。养殖面积40.46万亩,年产值6.48亿元。发展沙产业企业1000余家,沙产业面积91.3万亩,年产值34.09亿元。
“树长起来,沙固住了,庄稼也得到保护了。我还要治更多的沙,栽更多的树。这件事,要干就干彻底!”王银吉信心十足地说。 (经济日报记者 陈发明)
下一篇:最后一页
-
纵横施策,蔡司光学深入布局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正值春回大地、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之时,2月16日至2月19日,由蔡司光学发起的首届蔡司光学科技特展ZEISS VisionLAB
-
走进视光世界,蔡司光学科技特展即将亮相广州塔我的眼睛,每天都在忙什么?婴儿时期的视界,你还记得吗?眼睛是怎样看清东西的?孩子近视不停加深怎么办?关于眼睛的这些问题,在2月16-19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