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以来,一组数据清晰记录九龙坡区教育评价改革历程:围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实施方案》,每年确定10个改革项目,32所市区级试点学校探索实施学校、教师、学生评价改革,1.4万名干部教师参加学习培训,严格规范清理“十不得一严禁”事项,总结出校园学徒制试点、教师激励、特色办学等20余项改革经验,其中教育质量监测经验在全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论坛、首届中国教育评价改革峰会上交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教育评价改革之路上,九龙坡区阔步前行,未曾停歇,丰硕成果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值得借鉴的优秀经验?5月25日,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九龙坡区,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为你“解密”。
近年来,九龙坡区以对标推进、试点推进、系统推进的思路,先“破”后“立”,有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形成了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学校高品质办学综合考核办法、教师高水平发展激励办法、学生高素质评价办法,以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破”片面“立”机制 把好立德树人导向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如何高品质办学,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答案是首先用好教育评价这一指挥棒。
为此,九龙坡区聚焦办学高品质,在学校教育评价改革中,“破”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办学行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围绕德育、质量、集团发展、特色办学四个方面,打好教育评价改革落实“组合拳”。
每年召开“大思政课”推进会,评选和建设一批思政精品课、思政示范课,建设一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开展升旗礼、入队(入团)礼、毕业礼等“十礼”教育;建设和评选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示范校、“六好”文明校园,建设“彩成生涯厅”等校园文化馆群,建成“陶行知纪念馆”“小萝卜头陈列馆”等校内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九龙坡区坚持落实“品德、品行、品味”的三品德育评价,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不求校校成名校、但求校校有特色。”据九龙坡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坚持“一校一品、一生一特”的特色办学评价,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发展行动,全区国家级、市级特色学校已有68所,占比80%以上。同时,打造了“行知、国际、课改、特色、质量”五张亮丽名片。杨家坪中学教育集团坚持面向人人、成就人人,提出“人皆能大成”的办学理念;川外附中教育集团打造“小—初—高”外语特色办学,培育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卓越人才……在特色发展的驱动下,全区学校已然呈现出“各美其美、各优其优、百花齐放、多元共进”的办学格局。
除此之外,九龙坡区“学业质量+综合素质+特色创新+强基衔接+增值发展”五维质量评价推动了学校更好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科学办学。10个教育集团、5个教育共同体、8个结对帮扶体的“10+5+8”集团发展评价,有效促进集团校优质共建、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特色共生和发展共进,让优质教育覆盖全区。
“破”观念“立”要求 把好教书育人取向
教师评价体系是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是一所学校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九龙坡区积极推动教师评价改革,先“破”重教书轻育人的教学行为,后“立”潜心育人的制度要求,通过落实五项激励,把好教师教书育人取向,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大爱、奉献、求真、创新”的“行知”教育精神,是九龙坡教育的精神追求,也是教师们的价值取向。为实施“行知”精神激励,全区每年举行“弘扬行知精神、潜心立德树人”教育故事分享会,开展百名优秀教师访谈活动,评选行知教师、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旨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不求堂堂是名课,但求堂堂是好课。”九龙坡区重学高为师,实施研课磨课激励。出台教师教学等三个“六认真”管理办法,聚焦“课程、课标、课堂、课改、课题”,开展九龙教研月活动,形成“人人重教研、人人抓教研、人人善教研”的氛围,推动行知赛课、集团研课、精品磨课,激励教师深研课堂教学。
重名优引领,实施“2531”名师激励。实施“2531”名师工程,以“四有”好老师为主要标准,动态评选2000名骨干教师、500名学科名师、300名学科带头人、100名九龙名师,让名优教师成为师德师风的示范者、学科教学的引领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青年教师的指导者、教师培训的参与者,辐射带动全区1.4万名教师成长。
为让教师力争上游,主动成长,勇担责任,九龙坡区重实施教师交流激励和岗位晋升激励。一方面,推动教师轮岗交流、集团互派交流、对口帮扶交流中,将交流情况纳入“两校”经历、纳入评职条件,在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激励教师主动参与、主动交流。另一方面,打破“一聘定终身”“干好干差一个样”,激发一线教师干事创业活力。在教师招聘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通过“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测试,遴选适教乐教善教的教育人才。在干部选拔中,形成重“一线锻炼、一线提升、一线选拔”的导向,举办行知论坛、行知讲堂,让优者脱颖而出,让干事者、有能者上。
“破”做法“立”创新 把好全面育人引向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对学生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在学生评价方面,九龙坡区“破”重分数轻素质的不科学做法,“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引导学校实现了“五个转变”。
坚持从“育分”向“育人”转变。要求教师切实转变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理念,看见学生个性、禀赋的差异,看到学生成绩不理想背后的多重原因,为学生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探究合适的发展路径。在九龙坡区,多所学校创新学生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重庆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豆豆成长”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将评价与“双减改革”“五项管理”“特色课程”进行融合,形成评价内容指标体系,推进“面向人人”的素质教育;杨家坪中学探索“六一成就”评价,践行“人皆能大成”的办学理念,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坚持从“学业知识评价”向“能力素养评价”转变。育才中学实施“育才新二十三常能”评价,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推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深度融合,学校试点工作获评市级重点激励支持项目。
坚持从“学习结果评价”向“学习过程评价”转变。重庆谢家湾学校探索“对话”评价,构建了《小梅花课程学生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思考、自我激励、自我满足、自我调整、自我提升。
坚持从“单向单一评价”向“多元多维评价”转变。通过创新质量监测方式,将学生道德行为、学习力、体质健康、艺术素养、劳动素养等纳入学校质量监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坚持从“选尖拔尖”向“强基衔接”转变。出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办法,建设一批科技教育创新基地,推动“小—初—高”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注重创新理念、创新课程、创新评价、创新氛围的构建,在普及基础上发现人才,让中小学真正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摇篮。
上一篇:《最后生还者重制版》PC版最新更新补丁发布 改善游戏整体稳定性
下一篇:最后一页
-
纵横施策,蔡司光学深入布局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正值春回大地、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之时,2月16日至2月19日,由蔡司光学发起的首届蔡司光学科技特展ZEISS VisionLAB
-
走进视光世界,蔡司光学科技特展即将亮相广州塔我的眼睛,每天都在忙什么?婴儿时期的视界,你还记得吗?眼睛是怎样看清东西的?孩子近视不停加深怎么办?关于眼睛的这些问题,在2月16-19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