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鲍聪颖)4月27日下午,人行营业管理部举行2023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行营业管理部征信管理处处长林晓东介绍,京津冀三地人民银行启动“京津冀征信链”建设,三地九家征信机构首批参加试点,经过近两年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数据调用量跃居全国三大征信链首位,为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林晓东介绍,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京津冀征信链”调用量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百万次以上,累计调用量突破1000万次,助力商业银行向近941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人消费者发放信用贷款超过460亿元,有力促进了商业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加快形成。
2021年7月,在人民银行征信局的统筹部署下,三地人民银行聚焦“京津冀征信一体化”,会同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以构建适应数字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征信体系、培育京津冀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创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启动“京津冀征信链”建设。
林晓东表示,发挥京津冀地区国内市场化征信机构集中,市场规模全国之首,同时聚集大量人才、数据和科技资源的优势条件,“京津冀征信链”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征信信用信息的有效融合、互联互通,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助力放贷机构金融创新。
“京津冀征信链”是全国首个基于互联网的涉企信用信息征信链,以“长安链”为底层技术体系定制开发,技术自主、安全可控。通过区块链技术和征信业的深度融合,汇聚了工商、司法、行政、电力、知识产权、电信运营商等多领域数据,实现数据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精准反映企业信息、动态经营情况,促进企业融资供需的精准、安全匹配,是征信服务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化解信贷风险,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关键作用的全新探索。
“京津冀征信链”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高质量涉企信用信息跨区域互联互通,通过对不同类型信用信息的组合和挖掘,满足金融机构的差别化场景需求。2022年3月,首款产品上链发布,“京津冀征信链”正式启动商业化应用探索;同年11月,首款跨区域调用产品上链运用。
据悉,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调用量已连续5个月保持在百万次以上,累计调用量突破1000万次,助力商业银行向近941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人消费者发放信用贷款超过460亿元,有力促进了商业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加快形成。
上一篇:江西发现距今9000余万年的泰坦巨龙化石-全球看热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
纵横施策,蔡司光学深入布局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正值春回大地、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之时,2月16日至2月19日,由蔡司光学发起的首届蔡司光学科技特展ZEISS VisionLAB
-
走进视光世界,蔡司光学科技特展即将亮相广州塔我的眼睛,每天都在忙什么?婴儿时期的视界,你还记得吗?眼睛是怎样看清东西的?孩子近视不停加深怎么办?关于眼睛的这些问题,在2月16-19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