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平台算法不应该推荐
网友要抵制不再转发
在3月2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表示,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全面清理通过伪造场景、编撰细节、虚构经历等手法摆拍制作的导向不良、误导公众的短视频;全面打击传播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损人利己、好逸恶劳等挑战人民群众认知底线,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短视频;全面整治传播错误的事业观、婚恋观、金钱观、历史观、民族观等,有错误内容、负面内容的短视频。
近年来,短视频风起云涌,同时泥沙俱下。比如近期曝光的“假儿子”摆拍苦情戏专骗“爸妈”、安徽阜阳一女子摆拍被前夫“家暴”、自媒体博主在大凉山摆拍“资助”老人等等,公然消费网民善心,令人愤慨。此外,短视频中常见的扮丑吸引目光、烂梗张口即来、低俗充当噱头等套路,无不是为了流量丑态百出;还有一些视频展示虚假的奢侈生活,把金钱至上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些视频“演员”不同、剧本不同,但共同点都是导向歪了、三观偏了,乃至涉嫌欺诈。
摆拍造假扮丑的短视频,有的内容真假难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有的严重误导公众,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既污染网络环境也违反公序良俗,更是让短视频行业呈现出“劣币驱逐良币”的状态。全面清理通过伪造等手法摆拍制作的导向不良的短视频,呼声日高。
国家持续加大对短视频乱象的治理力度,取得明显成效;越来越多的网民对摆拍造假也有了更清醒的认知。为什么类似的视频还是层出不穷?部分创作者一味追求猎奇和媚俗的特质,为流量变现无所不用其极,自是首要原因;短视频平台门槛低、精准推送、“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也摆脱不了干系。摆拍短视频大行其道,离不开平台的推荐算法和流量分配。劣质作品推荐越多,优质作品的生存空间越小;越是纵容无底线的操作,越是助长不良导向的气焰。
“清朗”专项行动要求对平台审核、推荐算法和流量分配进行监管,可谓击中要害。平台不推荐,就能大大压缩造假短视频传播的空间,同时也是一种警示。网络空间鼓励丰富多样的创作形式,但是创作基调不能跑偏。创作者应该明确什么样的视频内容是负面清单,什么样的行为是在踩监管红线,不管拍什么视频正确的导向是前提,摆拍扮丑骗人这一套戏码可以省省了。
当然,要让不良导向短视频穷途末路,更为重要的是网友需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提升对短视频的辨别力,就是提升对自己的保护力;拒绝转发造假短视频,就是对假视频的真打击。
-
纵横施策,蔡司光学深入布局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正值春回大地、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之时,2月16日至2月19日,由蔡司光学发起的首届蔡司光学科技特展ZEISS VisionLAB
-
走进视光世界,蔡司光学科技特展即将亮相广州塔我的眼睛,每天都在忙什么?婴儿时期的视界,你还记得吗?眼睛是怎样看清东西的?孩子近视不停加深怎么办?关于眼睛的这些问题,在2月16-19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