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执法先要眼中有“人”
(资料图)
近几天,两则热点新闻都与城管执法有关:一是某地城管撕下商户们沿街门脸的春联,二是某地城管没收了孩子在路边自习的书桌,而理由不外乎为了市容市貌整洁。两起事件均引发风波、遭到差评,面对舆情,涉事地方也都紧急道歉并进行了处理。
商铺门脸如何装饰才算风格和谐,门店外摆伸出多宽才算符合要求,类似这样城市治理中的小事,引发摩擦和争议不是一回两回了。像“撕春联”这样的操作,社会观感极差,但又几乎年年复现,到底是什么原因?
平心而论,维护市容市貌整洁的执法初衷没有问题,之所以费力不讨好,多半还是手段僵化、执法过火。不分青红皂白,无视具体情况,收书桌、撕春联“一刀切”,没有考虑到是不是符合公序良俗,会不会伤害市民感情。最终,面上的任务目标也许能够简单达成,但内里对城市文明的折损也是显而易见的。
执法不文明,很难带来真文明。创建文明城市也好,维护市容市貌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城市治理纷繁复杂,又深入日常生活肌理,既要有力度还要有温度,既要合乎规定也要有人情味儿。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是刚性的,却决非冷漠和脱离实际的,条条款款怎么执行,都得充分考虑具体情境、前因后果。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过分注重追求秩序而忽视被管理者的感受和权益保护,往往欲求秩序而不得,只有将增进被管理者的权利、福祉当做首要目标,不为了秩序而秩序,才能实现双赢。关照参差多态的现实情况,考虑到市民的切身感受,文明才会离我们更近。
“城市即人”,它因万千市民的聚合而存在,也以万千家庭的烟火气为依托。治理也好,服务也好,始终眼里有“人”心里有“人”,才能把好事办好,凝聚更多治理合力,推动城市这一共同家园迎来“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
纵横施策,蔡司光学深入布局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正值春回大地、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之时,2月16日至2月19日,由蔡司光学发起的首届蔡司光学科技特展ZEISS VisionLAB
-
走进视光世界,蔡司光学科技特展即将亮相广州塔我的眼睛,每天都在忙什么?婴儿时期的视界,你还记得吗?眼睛是怎样看清东西的?孩子近视不停加深怎么办?关于眼睛的这些问题,在2月16-19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
聚焦